天津市大力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党政机关,全市74个市级党政机关排查出17307个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21226条,建立完善制度1485项,100%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公开各类信息12832条。
城市社区板块
河东区唐家口街道六段社区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调处机制
河东区唐家口街道六段社区着眼于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调处机制,依靠不断壮大的居民义务社情民意接待员队伍,协调各方为居民解决了大量的诉求和生活难题。
一是构建群众利益诉求调处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三级组织网络,即:街道办事处成立“唐家口地区新时期群众诉求调处中心”,该街道13个社区建立诉求接待分中心,各楼栋设立社情民意接待岗和接待员;二是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目前,该街道已有社情民意接待岗986个,接待员1273名,同时,陆续开辟了电话诉求、网上诉求和诉求代理等工作;三是积极推进群众利益诉求调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调处机制运行以来,共接待社区居民的各类诉求3929件。目前,已解决各类诉求3803件,占总诉求的96.8%。
红桥区西沽街河怡社区
“五位一体”构建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
红桥区西沽街河怡社区的居民大多是还迁户,经济收入不宽裕,物业公司设置的物业费相对较低,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工作新格局,让居民花最少的物业费享受到最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一是建立“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社区居委会、监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为主体,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以固化的联席会议制度,用联合办公的形式定期研究工作,随时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二是充分利用“一站式”服务大厅,强化公开,采取“无公休”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举措打造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三是根据楼门特点和居民构成情况,精心打造“清风和谐型”、“文化和谐型”等27个特色楼门,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高等院校板块
天津师范大学
信息化监管高校管理全过程
天津师范大学本着“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努力创新、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创建廉洁校园。一是通过软件固化审批流程,融入监督模块,建立了“政府采购项目审批及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和“奖助学金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两个软件系统,现均已试运行;二是完善了“高校基本建设高危风险控制”审计内控制度,以风险管理为全程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设计了4个阶段、30个环节、26项内容的控制细化方案,规范工程建设,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探索“大学生廉洁教育”科学方法,推动廉洁校园建设,利用“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优势,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作用,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形成了由学科渗透、活动感悟、实践体验、研究升华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天津财经大学
“教育+制度+科技” 创建廉洁校园
今年以来,天津财经大学按照“四化”工作格局和“教育+制度+科技”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物资采购、教育收费工作制度和程序软件固化作为重点创新项目,设计研发了管理信息系统,全力构建学校“高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该系统将流程环节中的审签作为关键节点,为各节点设定了触发条件,保证了节点之间相对固定的执行顺序,形成了封闭的网络工作流程,并使每个环节都留有痕迹。
目前,系统已制作、调试、培训完毕,11月开始试运行,同时做好试运行期间的跟踪反馈和总结完善工作,在巩固创新成果、总结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工作制度和程序的软件固化工作,以点带面,确保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公共事业单位板块
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河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承担着友谊路街办事处下属15个社区居委会、8.04万人口的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任务。该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是设置了科学化岗位标准,实现了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文件,一切文件有标准;二是常用药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采购价格降低17.12%,零差率销售价格降低了27.94%,实行了规范化的基本药物制度;三是把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纳入到医生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行规范化诊疗流程、诊疗服务行为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绩效考核薪酬的分配办法,建立起了符合实际的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机制。
城西供电分公司南开营业厅
亮出“标准化”服务新名片
城西供电分公司南开营业厅是为南开区、滨海高新区和部分西青区的电力客户提供居民户表、售电收费、高或低压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业务的供电企业服务窗口,是全面落实推行供电服务标准化的试点单位。一是开展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按照《供电营业厅服务行为规范手册》,对营业窗口人员的服务行为细化规范,统一标准,并通过明查暗访和视频监控监督落实,取得较好效果;二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特色服务、延伸服务、个性化服务,开设“一证通”自行业务查询,设立异地户表受理业务,拓宽居民购电渠道,新增24小时津工超市售电网点、社区售电、流动售电、加装电话售电机等;三是在党员中开展“爱心服务连万家”和“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帮扶困难群众,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